歡迎光臨托普仕留學!
一個奧利給的人
放松與自我提升對于藤校和美國前十:堅決選一梯隊生源校(feeder school)。原理就不多說了,還是高中本身的學術嚴謹度和生源可信度,已經獲得了認可。相比還未開池(從沒被招過學生)的高中來說,顯然解釋成本更低,錄取概率就更大。
那么美本排名二十左右的學校:例如兩大公立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大學分校UCLA?這兩所學校的申請人數逐漸遞增,競爭程度基本和小藤持平。所以,在這種情況下,還是首選有過穩定錄取的學校為主。
但對于美本三十左右:以紐約大學(NYU)為例,二梯隊的頭部比一梯隊末尾更有優勢。有前招生官提到自己在讀材料時候的感受,一個二梯隊學校的頭部學生,是明顯優秀于其他同學的,尤其在一個年級人數超過100的時候,排名(class ranking)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。這種情況下,如果兩個學校的學術嚴謹程度差距不大,那么在一梯隊末尾的學生可能會吃虧。
對于三十到五十的美國大學來說:肯定是優先突出自己的孩子出于學校的上游,證明自己是一個更優秀的申請者更為重要。
整體來說,雖然美國高等教育大環境講政治正確,需要多元、平等和包容,但對于生源校的資源傾向是必然的。不僅對于國際生,對美國本土學生也是這樣的。在國際生的錄取上,這方面會做的更明顯一些。